
今年春节出现很多怪现象,有自媒体曝光的,也有评论区留言的,还有我亲身感受的,总之,也不知道是世界变化快,还是跟不上时代的脚步,反正这年味真的变淡了。并不完全是不让放鞭炮的原因,有些地方可以放鞭炮,年味儿也淡了不热闹,不想出门拜年,只想宅在家里,是没钱消费?还是人与人之间距离远了?难道这个社会变了?年味如何传承?
一、年味的变迁
过去,春节是一年中最热闹、最喜庆的日子。家家户户张灯结彩,亲朋好友欢聚一堂,孩子们穿着新衣嬉戏,大人们则围坐在一起话家常,鞭炮齐鸣,敲锣打鼓,一片热闹的景象。今年有了新变化:
1、打电话、短信拜年消失了。微信拜年也在减少,别人发的懒得看,回复也应付。
2、微信群里发红包、抢红包没有了。
3、年前大扫除的变少了,大家对春节的重视程度也变了,保持平常心态就好。
4、走亲戚拜年的变少了,感觉亲戚越来越陌生,还不如邻居。
5、相互攀比的减少了,有车有房别人也不羡慕,别人过得好,不如自己过的好。
6、利用长假宅在家里想静一静的人多了。
7、选择旅游过年的人增多了,世界那么大,谁不想出去看看,但腰包得有钱啦。
8、拼酒打牌的少了,不知道是钱难挣,还是大家醒悟了,觉得身体健康最重要。
9、团年在餐厅的变多了,过年叫外卖的成了常态,这年啊让人越过越懒。
10、春晚不再是大年三十唯一的精神食粮,开着电视,手里拿着手机,不知道在干嘛。
二、生活方式的转变
这种变化背后,反映了现代生活方式的转变。在快节奏的现代社会中,人们面临着巨大的工作和生活压力。与其说春节是一个传统节日,不如说是一个长假,人们更愿意选择在家中忙里偷闲,放松身心,与家人共度美好时光。此外,随着网络的发展,一机在手吃喝玩乐样样有,也就淡化了传统节日的氛围和拜年习俗。
三、社会的多元发展
过去,列车走几天,现在,高铁动车半天搞定,过去多久才见一面,现在打开视频就搞定,事实上,也不完全是年味淡了,或许是科技改变生活,拉近了彼此的距离,一年365天,天天都能见,生活水平提高了,天天都在过年,只是更加注重个性化、多样化,选择更多的方式过年,同样能够带来快乐和满足。
综上所述,年味的淡化是社会发展的结果,应该尊重、包容不同的过年方式。当然,传承传统春节文化也必不可少,无论选择何种方式过年,珍惜与家人团聚时光,快乐就好。今年你有什么不同,请在评论区留言!
